它由大約2-6億個神經元構成,複雜得難以置信,它的網絡分布在整個消化系統內。它就是被科學家譽為「第二大腦」的腸神經系統。科學家認為,如果將腸神經系統的工作都在大腦內進行,所需的神經就會太過龐大而密集,大腦或會承受不住。因此大腦把控制消化的大部分工作分配給腸神經系統,讓它照顧自己,看來是安全利捷又聰明的做法。由此可見,腸神經系統雖未及大腦,但也絕不簡單。你知道嗎? 每當你進食,消化系統即啟動一連串協作活動,包括監測、分析、協調、溝通等,為的是保你的身體健康。現在就跟著我們肚子裡的第二大腦開始一趟奇妙旅程吧 !
體內的化工廠
根據監測結果調動消化酶
我們的身體要消化食物,就必須在適當的時間製造多種特定的化學混合物,並將這些混合物輸送到適當的位置。一位教授用”體內化工廠”來形容我們的消化系統,因為整個消化過程既複雜又精妙,遠超我們的想像。舉例說,我們的腸內壁上排列著許多特殊的細胞,這些細胞就像化學探測器一樣,能夠識別我們吃進肚的食物中的化學成分。腸神經系統就會根據這些搜集到的數據調動消化酶,將食物分解成身體能夠吸收的大小。腸神經系統也會監測食物顆粒的酸度以及其他化學屬性,並根據監測結果來調節消化酶。
根據需要調節腸道肌肉收縮
我們可以把消化道想像成工廠的一條生產線,主要由腸神經系統管理。腸神經系統發出指令,消化管壁的肌肉就會收縮,從而推動食物在消化道內移動並完成消化過程。腸神經系統還會根據需要,調節這些肌肉收縮的強度和頻率,帶動整個消化系統像傳送帶一樣運作。
啟動防禦系統保護身體
你知道嗎? 人體有70-80%的淋巴細胞都在你的肚子裡,因為淋巴細胞是免疫防禦系統的重要部分。你吃進肚子裡的食物,可能包含對身體有害的細菌,此時腸神經系統就會啟動保衛工作。舉例說,我們多數人都試過吃錯東西,不久就會出現肚痛、腹瀉、嘔吐症狀。這是因為腸神經系統探測到身體攝入大量有害物質,便馬上啟動保護機制,引發消化管壁肌肉的劇烈收縮,繼而引發嘔吐或腹瀉,將有毒物質排出體。
與大腦神經系統合作無間
腸神經系統雖然藏在我們的肚子內,但它並非獨立運作,反之與大腦神經系統合作無間。例如,腸神經系統通過調節荷爾蒙,告訴大腦你什麼時候該吃東西和應該吃多少。當你吃飽時,腸神經系統的神經細胞就會向大腦發出「吃飽了」的信號;但如果你吃得太多,腸神經系統則可能讓你產生噁心的感覺。
吃過某些食物為何會感到愉快?
你有沒有發覺,當你吃過某些種類的食物後,心情就會好很多,例如很多人都說他們吃了甜品之很會感覺很開心。原來這不是無中生有,因為研究表明,你的腸神經系統向大腦發出了「快樂信號」,從而引發了一連串的反應,使你感覺開心起來。所以一個人若處於壓力之下,可能會很想吃某些食物,因為這會令她覺得很受安慰。由於這原因,科學家正在嘗試,看能不能對腸神經系統施行人為刺激,希望能夠治療抑鬱症。
看見討厭的人或事為何會想嘔?
當我們看見討厭的人或事,就會感覺「倒胃口」。這種失去胃口的感覺,其實是因為腸神經系統在大腦感覺到緊張或壓力時,把血液從胃部導向了別處。這導致的另一個結果可能是噁心,因為大腦會在我們遇到壓力時刺激腸神經系統,引起腸胃的不正常收縮。這就更能説明,大腦與消化系統之間是經常溝通的。
你認為如何?
腸神經系統雖然被稱為「第二大腦」,但這個「第二大腦」不能幫你做決定、做計劃、做家課,也不能幫策劃未來,但科學家仍然因腸神經系統的複雜精妙而讚嘆不已。事實上,腸神經系統還有很多奧秘等待科學家去探索。為了把食物轉化成養分,身體的不同部分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進行協調合作。下次你吃飯之前,不妨停下來想想,在你的消化系統內部即將發生監測、分析、協調、溝通等一系列活動,你擁有這麼奇妙的腸神經系統,你認為是誰為你設計的呢!… Continue reading
癲癇是甚麽?
癲癇是一種腦功能失調症。癲癇發作時患者會出現痙攣,但一般不會超過5分鐘。典型的癲癇大發作,是患者忽然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全身變得僵硬,頭和四肢不停抽搐。
不是全部患有癲癇病的人在發作時抽搐。有的患者只會短暫喪失意識,不會昏倒在地。發作時間通常很短,不會有甚麽後遺症,這種情況稱為癲癇小發作。但有的患者的發作時間比較長,也許有幾分鐘,這其間他們可能會在房間裏亂走,拉扯自己的衣服,或有其他異常行為。發作後,患者可能會覺得頭暈。
甚麽會引發癲癇?
醫療人員認為,當腦細胞突然異常過度放電,就會引發癲癇,但醫學界至今仍未了解是甚麽原因導致的。
有人癲癇大發作,身邊的人該怎麽辦?
第一: 在痙攣停止前不要移動患者,但要確保患者不會弄傷自己,同時留意患者是否能够呼吸。如果痙攣發作超過5分鐘,連續發作或發作後幾分鐘患者仍未恢復意識,就要立即送院。跪在患者身旁,把他的手臂向上彎曲
第二: 患者癲癇發作時,身邊的人可以把一些柔軟的東西放在地上墊着他的頭,移開他頭部周圍的硬物、鋭器。痙攣停止後,輕輕地將患者的身體轉向一側,姿勢如同側臥,讓他容易呼吸。
第三: 患者恢復意識後,可以說些安慰患者的話,例如"沒事的,不用擔心",然後扶他站起來,大部分患者癲癇發作後都會精神恍惚,感覺很疲倦,所以可以帶他到一個可以讓他休息一會的地方。
癲癇病對患者日常生活有什麼影響?
許多癲癇病患者會擔心不知會在什麽時候、什麼場合、什麼地方發病。為了不想別人知道自己患病或避免發病時的尷尬,會避開社交場合。家人和朋友可以鼓勵他們將感受說出來,並留心耹聽,予以安慰。
怎樣預防或減少癲癇發作?
壓力和睡眠不足容易使患者發病,所以患有癲癇必須有足够的休息,也要經常做運動減壓。需要時,服食醫生處方的藥物也能有效地預防癲癇發作。
痛風主要跟年紀、性别、遺傳有關。因為一半以上的患者都有家族病史。此外,痛風患者大多是男性,而四五十歲的男性患痛風的比率較高。事實上,男性患上痛風的可能性比女性高三四倍,而女性很少在更年期之前患上痛風。
以下因素都會誘發痛風:
肥胖和飲食:
在飲食方面,治療痛風不再着重限制病人攝取高嘌呤食物,而是着重治療相關的代謝性疾病,包括肥胖症、胰島素抵抗綜合症、血脂異常。血脂異常就是血液中脂質,例如膽固醇的水平不正常。不過,有些專家還是建議少吃高嘌呤食物,例如酵母、某些魚和紅肉。
喝酒:
喝酒過量會抑制尿酸的排泄,結果使尿酸積聚在身體裏。
疾病:
某些疾病也會誘發痛風,這些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動脈硬化。此外,嚴重或突發性的創傷和疾病、長期臥床而缺乏活動,以及腎臟病都會導致痛風。痛風最常發生的部位就是大腳指,因為這個部位的血液循環不好,而且比較冰冷,這兩個因素都會使尿酸積聚。
藥物:
有些藥物會增加患痛風的可能性,這些藥物包括噻嗪類利尿藥(常用來治療高血壓)、小劑量阿司匹林、抗排斥藥,以及化療藥物。
減低痛風復發的5個方法
最後,痛風患者最好因應自己的情況接受治療。要是沒有得到醫生同意,不應該停止服藥或大大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
痛風是很常見的關節炎一種,屬尿酸代謝失調的病症,這種病的成因就是關節的滑液中出現尿酸結晶,特别是在大腳趾的關節,對患者造成很大的痛楚。
尿酸是人體中的嘌呤(普林)代謝後的廢物,嘌呤會進入血液,經由尿液排出體外。但要是身體排尿不足,尿酸就會積聚在血液中,並且在大腳趾的關節形成針狀結晶,有時也會在身體的其他關節形成,結果關節會發炎、紅腫發熱、非常疼痛。即使只是輕輕一摸,患處也會像被針刺一樣,痛得難以忍受。
痛風發作要是不治理,症狀通常一個星期左右就會消失,下一次可能是幾個月或甚至幾年後才發作。不過,這並不表示病症消失,要是患者不多加注意,痛風就會發作得更加頻繁,症狀會更加嚴重,關節也會永久受損。有些患者還可能會長期受到痛風的影響。
痛風是比較容易治療的一種關節炎。藥物主要是非類固醇的消炎藥,但要是痛風經常發作或十分嚴重,醫生就會開别嘌呤醇(安樂普利諾),這種藥物有助於抑制尿酸的形成。如何減低痛風復發,請留意下篇文章: 痛風的誘因是什麼?
關節、神經健康的系列文章:
偏頭痛,跟一般的頭痛不同。偏頭痛有固定的發作模式。有患者在出現偏頭痛症狀前,眼前會突然閃出一些光點,接著會見到光線變化奇怪的形狀。幾分鐘後,什麼都看不見,偏頭痛嚴重時,患者完全無法工作。
偏頭痛症狀:
抽痛、一邊頭感到疼痛、想嘔吐、怕強光,症狀有時會持續幾小時甚至幾天。有的患者在偏頭痛發作前,會雙手發冷、疲倦、肚餓、情緒改變。偏頭痛快出現一刻,頭昏眼花、耳鳴、刺痛、看到的影像重叠、說話困難、肌肉無力。
偏頭痛成因:
偏頭痛的成因未能完全了解,可能是神經系統出問題,影響頭部的血管。當血液流經受刺激的血管時會使頭部抽痛。有醫學月刊指出【偏頭痛患者的神經系統天生獨特,敏感,容易受生活上的事刺激,例如,睡眠不足、刺激的氣味、壓力、荷爾蒙水平改變等等。另外偏頭痛患者容易感到抑鬱或突然焦慮。】
應付偏頭痛的方法:
應付偏頭痛的方法,是避開引起偏頭痛的因素。有患者刻意為病情做詳細記錄,看看什麼食物或情況會引起偏頭痛。情形好似過敏症患者記錄什麼引發敏感而避開一樣。有專家建議,最好固定每天的睡眠和起床習慣。咖啡因的攝取量有改變也會引起偏頭痛,所以要限制每天最多喝兩杯咖啡。肚餓也會引發偏頭痛,因此飲食要定時。壓力是引起偏頭痛的常見原因,盡量放鬆心情,做事有條理,緩急有序。當留意到哪些原因引起偏頭痛,就盡量避開。不過患上偏頭痛的人士必須明白無人可以完全避免引發偏頭痛的誘因。
偏頭痛治療方法:
為治療患者的偏頭痛,一些非醫生處方的止痛藥可以減輕痛楚,使患者入睡。醫生也許會用一種專門治療偏頭痛的處方藥物曲坦類藥物又稱翠普登(triptans)為患者治療。但曲坦類藥物的價錢很貴,不是一般患者容易付擔的事。另外,並非對所有人都有效,而有些人的健康狀況並不適宜服用此類藥物,所以絕不可嘗試。偏頭痛是天生的,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根治,不過,現在已經有些改良的新藥物可以減輕偏頭痛的症狀,使偏頭痛患者不用再飽受頭痛之苦。要了解更多健康資訊,可參閱U2Health.net骨關節、神經健康專題。
關節、神經健康的系列文章: